发布日期:2024-03-25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21 次
|
||
水生生物系 |
水生生物系发挥我校生物学科的特色和传统优势,围绕国内外生物科学前沿领域、以生物学科发展为建设目标,以及新时代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组织开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聚焦水生生物保护和利用领域,加强科教平台建设,努力突破若干基础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引领和支撑行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和上海生物产业重大需要,显著提升我校生物学科水平。建立一支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科研队伍,培养具有我校特色的一流生物学人才,为支撑我校水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一、历史沿革
水生生物系历史以1952年设置的水生生物本科专业为起点。著名鱼类学家朱元鼎、王以康、骆启荣、孟庆闻等,遗传学家陈子英、甲壳动物学家肖树旭、梁象秋和藻类学家华汝成、王素娟等曾长期在本系工作,建立了富有盛名的鱼类学、水生生物学、藻类学等分支学科,是我国水生生物学教育的发祥地。2008年水生生物学被评为上海市教育高地和国家特色专业,生物学专业也先后于2012年获得上海市优秀专业、2019年国家首批“一流本科建设专业”。1996年首次获得水生生物学硕士点,并于2005年获得水生生物学博士点;2011年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获批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校生物学科已发展成本科、硕士、博士等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依据生物学科在我校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上海水产学院、上海水产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3个主要阶段。
(一)上海水产学院时期(1952-1984)
水生生物学科的发展在国内外有一定的领先地位,这一时期学校以研究对象为主逐步建立起分支学科,如我校负有盛名的鱼类学、水生生物学、藻类学等传统分支学科都是在这一时期初创,并得到快速发展。
1.鱼类学
鱼类学教学是王以康率先在1951年开始的。王以康是我国早期著名的鱼类学家,1934年任法国巴黎大学鱼类研究所研究员,1944年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委员会执行委员,1946年后任复旦大学和山东大学教授,1949年解放后任上海水产学院教授,1951年起在我校讲授鱼类学课程,是我国鱼类学课程的创建者,其编著的《鱼类分类学》和《鱼类学讲义》(1958,上海科技出版社)等我国最早的鱼类学教材。我校另一位鱼类学科发展的关键人物是朱元鼎,他是中国现代鱼类学主要奠基人之一。1931年即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的鱼类学专著《中国鱼类索引》。193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朱元鼎1950年与学界同仁联手创办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并任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和第三届名誉理事长。1952年上海水产学院成立时,朱元鼎从圣约翰大学调入我校,创立了海洋渔业研究室,这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建立的鱼类学专门研究室,下设鱼类分类组、鱼类标本室和资料室。这一时期的鱼类学研究由朱元鼎领衔,培养出了孟庆闻、伍汉霖、苏锦祥、金鑫波、王幼槐、罗云林、殷名称等我国新一代的鱼类学家。朱元鼎组织编著的《中国软骨鱼类志》和《中国石首鱼类分类系统的研究和新属新种的叙述》,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在组织了一系列重要的鱼类区系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主编了《东海鱼类志》(1963),参编了《南海鱼类志》(1962)等重要专著,也使我校在《中国动物志》鱼类17册(圆口纲软骨鱼纲1册,硬骨鱼纲16册)中,承担了“圆口纲和软骨鱼纲”、“虾虎鱼亚目”、“鮋形目”、“魨形目”等4册的编写任务,成为鱼类部分承担任务最多的单位之一。1963年,朱元鼎与学界同仁联手创办中国水产学会,并任第一届副理事长、第三届名誉理事长兼《水产学报》主编,为我国水产学术活动的开展、水产科技书刊的编辑和水产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奠定了组织基础。1979 年由著名鱼类学家伍献文、朱元鼎倡议发起的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成立,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的鱼类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朱元鼎的带领下,我校鱼类学科在鱼类形态学和分类学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孟庆闻与苏锦祥先后整理出版了《灰星鲨的解剖》、《白鲢的系统解剖》等专著,随后又开展了鱼类相关器官构造的系统研究,发表了20余篇鱼类形态学方面的论文,我校成为这一时期我国鱼类形态学研究最丰硕的研究单位之一。朱元鼎与孟庆闻深入研究了中国软骨鱼类的皮肤感觉器,于1979年出版了专著《中国软骨鱼类侧线管系统以及罗伦瓮和罗伦管系统的研究》(上海科技出版社),得到国内外鱼类学界的好评,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成为那一时期我国经典鱼类学研究仅有的2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之一。在鱼类区系研究方面,主持或参与福建鱼类等许多大型的资源调查,并在大量考察的基础上,主编或参编《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1979,科学出版社)、《福建鱼类志》(上、下册,1984、1985,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海南岛淡水及河口鱼类志》(1986,广东科技出版社)等重要的地方鱼类志。其中《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获1981年国家水产总局技术改进成果一等奖,《福建鱼类志》获1989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此外,20世纪70年代开始,伍汉霖、金鑫波等在国内率先开始研究有毒鱼类及药用鱼类,并于1978年出版了《中国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1999年该书由日本恒星社厚生阁引进在日本出版。
2.水生生物学
学校于1952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设置了水生生物专业。与传统的水生生物学一样,由于鱼类学已较早地独立,学校的水生生物学并不包括鱼类、鲸类等研究内容。早期由于师资和研究条件缺乏,主要精力应对教学任务,编写讲义和教材。1961年王嘉宇主编的《水生生物学》由农业出版社出版,这是水产部组织的我国第一批统编教材,随后在全国水产高校中开始使用。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教师人数的逐渐增多,开始参加由国内研究机构组织的科研活动。1957年李松荣、方纪祖参加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组织的中苏联合调查黄渤海生物资源;1958年陆家机、俞泰济、梁象秋参加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织的兆湖地貌及生物调查;1959年洪惠馨、张世美参加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组织的全国海洋普查等。1959年上海市水产局组织东海渔区渔场调查,由林新濯主持,梁象秋参加底栖生物,洪惠馨、杨亦智等参加浮游生物的调查。1960年上海市水产局组织的东海渔业资源调查,由肖树旭主持海洋生物部分,梁象秋、洪惠馨及鱼类与水产资源专业学生参加。1959-1961年期间,杨亦智、严生良、杨和荃等参加上海水生维管束植物的调查,编写成《水生维管束植物》教学参考书用于教学,之后又编撰了《习见淡水生物图册》、《淡水习见藻类》、《淡水枝角类》、《淡水轮虫》和《淡水软体动物》等教学参考图册,为多所院校采用。1959年养殖系组织水生、鱼类等教研组开展上海淀山湖渔业资源调查,由陆桂带队,孟庆闻、王嘉宇、严生良、梁象秋及淡养1962届学生等参加,完成渔业生物学的调查后并撰写成论文,发表于上海水产学院学报创刊号。洪惠馨对浙江近海进行了多年的水母类调查,于1964年和1965年在《上海水产学院论文集》和《动物学杂志》上发表了浙江近海水母类的论文。1970年洪惠馨、张世美等根据多年对水母类研究的资料编写成《海蜇》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梁象秋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收集文献资料和标本进行虾类的研究,1964年在动物分类学报上发表他的第一篇论文《广东米虾属一新种》。
1975年由中国动物志编委会组织的《中国动物志》分卷工作下达,在27册“节肢动物门 (除昆虫纲)” 中,学校主持和参加了三个卷册,即由洪惠馨、张世美参加的“刺胞动物门水螅虫纲管水母亚纲”、梁象秋主持的“十足目匙指虾科”和梁象秋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刘瑞玉合作的《中国动物志(长臂总虾科)》。1980年由太湖水产研究中心组织并主持的太湖水产资源调查,我校严生良、梁象秋参加其中的太湖虾类调查,并于1981年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4年应新疆水产局的邀请,由陆桂带队调查博斯腾湖渔业及资源,梁象秋、王霏参加水生生物部分的调查并编写调查报告。
3.藻类学
藻类学是我校水生生物学的特色分支学科,侧重于应用型研究,但在基础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里主要叙述应用基础研究部分。王素娟在我校藻类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她1953年从山东大学水产系毕业后进入上海水产学院,承担海藻养殖课程并开始了藻类学研究。1958年王素娟、朱家彦调查了浙江主要经济海藻并绘制了图谱,随后发表了3篇有关紫菜新种的论文。由于出色的开创性工作,藻类教研室获1960年上海市文化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王素娟获1960年上海市文教先进工作者与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称号。1980年学校从厦门集美迁回上海,王素娟在全国同行中首先建立了海藻细胞培养室,在国内首先开创了坛紫菜营养细胞育苗工作,并于1986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二)上海水产大学时期(1985-2008)
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科研活动更加活跃,研究成果硕果累累,2007年和2008年,水生生物学科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
1.鱼类学
由成庆泰、郑葆珊主编,集中我国第一代和第二代鱼类学家智慧的《中国鱼类系统检索》(科学出版社)于1987年问世,它以检索表形式较完整地总结了我国鱼类分类学工作的研究成果,这本专著被著名鱼类学家褚新洛教授称为继朱元鼎1931年所著《中国鱼类索引》之后,中国鱼类分类研究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我校朱元鼎、孟庆闻、伍汉霖、金鑫波和苏锦祥教授参加了相应类群的编写。孟庆闻、苏锦祥和李婉端以尖头斜齿鲨和鲈鱼为典型代表,出版了《鱼类比较解剖》,这是我国首部包括软骨鱼类与硬骨鱼类的综述性比较解剖学专著,1992年获国家教委“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全国优秀奖”。孟庆闻教授随后出版的《鲨和鳐的解剖》和《鱼类分类学》(与苏锦祥、缪学祖合著,1995,中国农业出版社)也是我国在这一时期出版的鱼类形态和分类学专著及优秀教材。苏锦祥教授长期担任中国鱼类学会的副理事长(1989-2006),为中国的鱼类学教学和科研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伍汉霖教授是著名鱼类分类学家和鱼类辞书编著专家,主编或合著的《拉汉世界鱼类名典》(1999年,中国台湾水产出版社)、《中国有毒和药鱼类新志》(2002,中国农业出版社)、《江苏鱼类志》(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等相继出版。我国的鱼类生态学研究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但长期以来没有一本鱼类生态学教材。殷名称教授编著的《鱼类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鱼类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概念,以及有关的调查研究方法,该书选择了国内较多鱼类生态学研究成果而深受各高校师生的喜爱,1997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至今还被大多数高校和研究机构选为主要教材和考研参考书目。
由104个单位的600余位动物学家参加的《中国动物志》的编研是有史以来首次摸清我国动物资源家底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反映我国动物分类区系研究工作成果的系列专著。这一时期,早在上世纪60年代即开始承担,历经40年标本收集和文献积累所写成的4个卷册《中国动物志》陆续出版。《中国动物志(圆口纲、软骨鱼纲)》(朱元鼎和孟庆闻主编)、《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魨形目、海蛾鱼目、喉盘鱼目、鮟鱇目)》(苏锦祥等主编)、《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鮋形目)》(金鑫波主编)、《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鲈形目虾虎鱼亚目)》(伍汉霖、钟俊生等主编)分别于2001、2002、2006和200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唐文乔参编的《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下卷)》和《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背棘鱼目、鳗鲡目)》也于2000年和2008年出版。
2.水生生物学
我校水生生物学紧紧围绕“保护水质、兼顾渔业、适度开发、永续利用”这一我国内陆水体生物学发展的战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1985年梁象秋参加了中国内陆水域水产资源调查,负责其中浮游动物和淡水虾类部分内容,1990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6-1989年梁象秋与郑闽泉在福建南平,先后对二种米虾的幼体发育进行研究获得成功。1987年梁象秋、李亚娟、周昭曼进行脊尾白虾实验室内幼体培育试验获得仔虾。1987-1990年梁象秋、周昭曼从长江口先后捕获安氏白虾、葛氏长臂虾和细指长臂虾等三种抱卵亲虾,于1987年和1989年先后人工培育出仔虾。此后,1998年梁象秋在实验室内培育出细足米虾的各期幼体。1989-1991年期间梁象秋、方纪祖、严生良、姚超琦、杨和荃、李亚娟、周昭曼、臧维玲、周胜耀等参加长江排污口污水生物的调查。杨和荃参加了多项天然水域渔业生物学研究:1987年参加江苏句容中小型水库生物调查,发表了底栖动物和水生维管束植物的报告;1991年发表《长江口的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生物残毒》论文;1994年发表《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暴发与水生生物的关系》和《涌湖建水电厂水生生物调查和建厂后的预测》论文。1993年上海市科委组织上海市海岛调查,梁象秋、姚超琦、严生良、方纪祖、杨和荃、李亚娟、周昭曼、陈耀春、钟俊生、何为、周胜耀等参加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的生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试验,承担底栖生物部分调查与编写,该项目获199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历经近30年的积累,由高尚武、洪惠馨、张世美编写的《中国动物志(刺胞动物门水螅虫纲管水母亚纲)》于200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梁象秋主编的《中国动物志(甲壳动物十足目匙指虾科》于200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刘瑞玉与梁象秋等编写的《中国动物志(十足目长臂总虾科)》也于200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一时期梁象秋等共发表有50多篇相关论文,发现淡水虾类4个新属、80多个新种,学校成为我国淡水虾类模式标本保藏最多的单位。
3.藻类学
王素娟等开展了多种海藻超微结构的观察,组织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中国经济海藻超微结构的研究》专著(浙江科技出版社,1991),并于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华东地区优秀出版图书一等奖。这一时期,王素娟带领弟子们先后在紫菜分子生物学、辐射及化学诱变育种、红藻外源基因导入、红藻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1990年王素娟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马家海(1994)在国际上率先发表有关条斑紫菜壳孢子核相分裂论文,这一新发现引起世人注目。周志刚1998年获上海市“曙光计划”资助课题《海带克隆育苗中分子标记》,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可以识别海带雌、雄配子体的分子标记,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2003年王素娟又组织出版了第二部专著《中国常见红藻超微结构》。
(三)上海海洋大学时期(2008- )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以海洋、水产、食品为特色的学科框架体系。在上海高校布局调整、学校更名上海海洋大学并搬迁临港新校区的大背景下,2008年学校制订了“上海海洋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根据这个发展规划,水生生物学等10个学科被定位为现有优势学科和即将建设的重点优势学科。学校的发展规划阐明了水生生物学不仅是学校的特色学科,也是学校构建海洋、水产、食品三大学科体系的主要依托学科之一,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这一时期,生物学科确立了以“教学、科研、团队协调发展,学科、专业、课程相互促进”的建设理念,加强国际化视野,与美国、日本、葡萄牙等2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形成研究生联合交换培养的常态机制。聚焦“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水生生物生理与发育生物学”和“水域环境生态学”等 3 个主要研究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在水域环境生态修复方向取得了重要突破,研发出一批新颖实用的、国内领先的水环境污染防治与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完成了《住宅小区人工湖水质处理技术》等众多工程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富营养化水域生态修复的控藻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何培民、王丽卿)2009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从2012年上海海洋大学建校100年校庆以后,生物学科在(水生)生物系主任唐文乔带领下,取得了长足发展。柔性引进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洪云汉教授等为代表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生物学科的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水生生物系多名教师担任各级学会理事,唐文乔担任中国鱼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产学会名字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部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宋佳坤是美国先进科学协会会员、美国鱼类和两栖爬行动物学家协会会员;鲍宝龙担任中国鱼类学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专业委员会委员;杨金龙担任中国生态学会海洋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水产学会海洋牧场专业委员会委员。此外,钟俊生、沈和定、吕为群、张饮江等也分别担任了中国鱼类学会、中国贝类学会、中国比较内分泌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等理事。2012年生物科学专业获得上海市首批“优秀专业”,同年,唐文乔领衔的鱼类学教学团队被评为上海市教学团队;2012年唐文乔分别获得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和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海洋动物系统分类与进化获批为上海市高校重点实验室。2015年唐文乔参与的“长江刀鲚全人工繁养和种质鉴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2012-2016年间,生物学科承担了包括3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 80余项课题,在领域主流刊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2016 年我校在动植物方向已进入全球 ESI 1%行列。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我校生物学科获得B-评级,为全国并列第49位。
由于生物学科教师队伍的扩大,为了便于更好的专业化管理、更好服务我校水产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根据学校与学院的部署,(水生)生物系人员分属为水生生物系、发育生物系、生理系、海洋生物系等4个系,李晨虹、鲍宝龙、吕为群、张俊芳分别担任系主任。至此,生物学科融合生命科学最新发展,开始聚焦“水域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学科主线,围绕水生生物多样性及其产生的环境适应性机制开展研究,更好地理解水生生物生命现象,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生生物资源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在人才建设上柔性引进知名专家近10名,聘请国家级人才杨光华为兼职特聘教授,引进国家级专家葡萄牙阿尔加夫大学Adelino Canario教授和Deborah Power教授开展前沿基础研究。结合元鼎讲坛轮流开展学术沙龙,助推中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加强师资博士后的培养力度,实施青年教师托举计划,一批青年才俊和领军人物后备人选快速成长。在学生培养方面,充分发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的人才、资源优势,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聘请校外兼职导师30余人,极大地提高了师资队伍的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和组织作用,2019年生物联合党支部荣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依托海洋动物系统分类与进化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科教平台,根据新时期我国水产绿色养殖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研究团队在传统的鱼类形态分类、基础生物学调查的基础上,除了继续开展分类和系统学研究外,逐渐拓展到鱼类保护生物学、水生生物多样性评估、水生动物遗传和发育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李晨虹开发了国际先进的“跨物种靶基因富集”评估水生动物遗传多样性新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知名期刊PNAS上,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张俊芳基于长期的鱼类低温生物学研究开发了鱼类配子冷冻保存新技术,为长江口土著鱼类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龚小玲在日本鳗鲡种群生物学取得了系统性成果,解决了长期困扰学界的沿海日本鳗鲡是否是同一个遗传种群的问题,为长江口鳗鲡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陈立婧在长江口进行了长期的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积累了十多年的基础数据;鲍宝龙在鲆鲽鱼类变态发育调控机制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遗传学顶刊Nature Genetics上;从事贝类变态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杨金龙教授发表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的成果,进一步提升了团队在水产动物变态发育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声誉;从事藻类遗传研究的周志刚教授发现了海带性别遗传和高效固碳的分子机制。2021年伍汉霖、钟俊生等组织编写出版的《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考证了我国的3711种海洋及河口鱼类,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
基础理论创新推动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成效显著。例如,利用多层次水生生物构建健康水域环境生态系统,解析水下森林系统降解各种污染物的作用,研究成果应用于城市和乡村河道污染整治,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环巢湖水域水生态修复”项目得到中央领导和环保部的高度肯定;“合肥蜀峰湾南湖水生态修复”项目获得2017 年度中国住建部“人居环境范例奖”。围绕鲢、鳙鱼放养,开展原水水库水体生态系统调控研究,在保障上海市城市用水安全方面取得突出的实际成效。基于鲆鲽鱼类变态机制阐释建立的养殖鲆鲽鱼类体色异常防治技术,先后获得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和“大北农农业科技创新奖”;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培育了我国第一个缢蛏新品种“申浙 1 号”,并在江苏、浙江等地进行了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基于高效定向附着技术、稚贝中间培育关键技术等核心创新性贻贝养殖技术应用于浙江、江苏等地的贝类生态养殖,促进了贻贝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浦东新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访葡期间,人民日报特别报道上海海洋大学与葡萄牙在中葡贻贝研究领域开展的深入合作,有效扩大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生物学科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提高,鱼类学等分支学科上在国内保持传统领先优势;鱼类分子系统学、淡水水域生态修复和养护、鱼类胚后发育、海水贝类附着、微藻脂肪合成等研究领域优势显著。多人担任国内外社会职位,国内外声誉不断提高。例如,杨金龙担任亚洲水产学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理事和海水养殖分会副主任委员,鲍宝龙担任中国鱼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资源学会海洋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水产学会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委员,周志刚和潘宏博分别担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生物技术分会理事和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分会理事,李晨虹担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遗传领域方向主编,鲍宝龙担任国际期刊《Marine Biotechnology》编委等。此外,生物学科排名不断上升,从2016年开始,连续6 年保持植物与动物学科全球 ESI 1%行列;2019年获批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科作为学校水产一流学科第二轮建设的三个支撑学科之一,以生物学科教师为主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团队成为上海市重点创新团队。近年来,生物学研究生生源一志愿率逐年提升,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的人数逐年增加,研究生录取分数线高于全国分数线30多分,吸引了23名外国留学生来我校学习生物学。
2022年迎来了学校110年华诞和学院100周年华诞,水生生物学科也走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为了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地方产业,学院对基层组织进行了调整,以上海市重点创新团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团队为核心,组建新的水生生物系,承担生物学科的学科建设任务,负责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生物学硕士学位点、生物学博士学位点学生的培养,以及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管理工作,同时肩负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新组建的水生生物系将以学校110年校庆和学院100周年院庆为契机,肩负历史责任,发扬“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科学组织、努力创新,显著提高生物学科的科教水平,不断提升我校生物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二、现状
1. 基本架构
水生生物系共有教师2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鲍宝龙、龚小玲、李晨虹、孙诤、唐文乔、王丽卿、杨金龙、杨金权、张俊芳、钟俊生、周志刚),副高级职称13人(毕燕会、范纯新、韩兵社、季高华、姜佳枚、梁箫、林晓龙、刘东、潘宏博、任建峰、张东升、张瑞雷、张玮),中级职称4人(刘志伟、司玉凤、王建、王晓杰)。其中,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27名,100%具有博士学位,80%教师具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历。现有上海市“东方学者”3人次,上海市“浦江学者”2人次,上海市“晨光计划”2人次,上海市“扬帆计划”1人次,上海市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次。
系主任:鲍宝龙
系副主任:范纯新、张玮
系教研秘书:司玉凤
水生生物系设有四个学术团队:
团队1:“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估与生态修复”团队,由李晨虹领衔,成员有王丽卿、季高华、张瑞雷、潘宏博、姜佳枚、张玮、林晓龙。
团队2:“水生生物多样性评估与保护”团队,由杨金权领衔,成员有钟俊生、唐文乔、龚小玲、刘东、张东升。
团队3:“水生动物多样性产生机制的解析”团队,由鲍宝龙领衔,成员有严继舟、范纯新、任建峰、刘志伟、王晓杰、王建、司玉凤。
团队4:“生物资源功能解析与合成利用”团队,由张俊芳领衔,成员有周志刚、杨金龙、孙诤、韩兵社、毕燕会、梁箫、竹攸汀。
2. 教育教学(2012年-2022年)
水生生物系负责管理一个生物学本科专业,龚小玲为生物学专业国家一流本科建设项目负责人。鲍宝龙为生物学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
(一)本科教育
① 专业建设
2012-2022年,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海洋生物方向)三个专业的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2年,“以增强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获“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同年,生物科学专业被上海市评为“优秀专业”,2019年生物科学专业获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自2018年开始在生物类三个专业中设立“生物学卓越班”,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更好、更高培养平台和更多学习机会,依托4个学期“个性化科研素养课”进入教师的实验室,初步建立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
生物技术依托水产和生物学科,融合环境适应生理、再生生物学等特色,随新一轮基层组织调整将由水产生理与医学系负责建设。
生物科学(海洋生物方向)是为了突出海洋科学学科特色,但教育部专业名录中没有海洋生物学专业,2022年生物科学(海洋生物方向)专业停止招生。
② 承担课程
本系所承担的本科生课程划分为宏观生物学、微观生物学和交叉生物学三个课程群。(1)宏观生物学课程群包括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普通动物学、植物生物学、进化生物学、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水草栽培学、贝类学、海藻栽培学、水域景观生态工程、鸟类学、宏观生物学基础前沿课等。(2)微观生物学课程群包括基因组学、微生物生态学、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海洋生物技术、高级生物技术、微观生物学基础前沿课等。(3)交叉生物学包括工程生物学、生物与环境适应、生物统计学、R语言生物学实践、交叉学科基础前沿课等。
鱼类学和水生生物学两门传统的特色课程逐渐成熟,取得多项课程建设成果。
鱼类学课程建设团队在各位老师的努力下继续取得丰硕成果,目前的教学团队由唐文乔、龚小玲、鲍宝龙、李晨虹、杨金权和刘东组成。唐文乔、龚小玲、鲍宝龙等老师的“鱼类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7年,鲍宝龙参与的教改项目“人工智能鱼为抓手探索多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与创新实践”获得“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鲍宝龙和杨金权为鱼类学开设示范性全英语课程,促进了我校鱼类学课程教学的国际化程度。2019年杨金权牵头完成了“鱼类分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摆脱了传统教学资源的限制。2019年龚小玲牵头申请的鱼类学获批上海市线下一流课程,2020年获得国家线下一流课程。2021年,鱼类学获得市级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市教委推荐成立鱼类学虚拟教研室。在教材方面,已完成农业部最新一轮《鱼类学》,《鱼类生态学》和《鱼类学实验》统编教材的编撰工作,目前等待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水生生物学教学团队由王丽卿、张瑞雷、季高华、潘宏博、张玮组成。2014年王丽卿主编,张瑞雷、张玮副主编的《水生生物学实验指导》出版。2018年,季高华开设水生生物学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潘宏博开展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修复本研一体化教学团队建设。2020年张玮获批“课程思政改革要求下的水生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和“水生生物学多元化在线教学方案的设计”,开始水生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自2020年在智慧树网站建设完成后,已经完成2轮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另外,已有7所学校选修我校建设的《水生生物学》在线课程,累计2100人修读了该课程。
由于基层组织调整,藻类学教学团队部分老师转至水产种质与育种系,目前藻类学教学团队由周志刚、孙诤和毕燕会组成。周志刚参编2015版海带养殖生物学(科学出版社)的章节,教学团队负责的本科生必修课《植物生物学》在2019年获得上海市教委“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认证,孙诤、周志刚和毕燕会参编了《Applied Photosynthesis-New Progress》和《Handbook of Biofuels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Technologies》等专著。
动物学类课程群教学团队获“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7“以生物学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团队”获“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7年开设示范性全英语课程。鱼类学、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学、动物生理学、普通动物学、水族趣话和生命伦理学等课程在课程建设上引入思政元素,成为校思政建设课程。2019年普通动物学获得校级精品课程。
除了传统特色课程外,严继舟、张俊芳、张东升等老师紧跟生物学发展前沿和上海市生物医药战略新型产业发展的需求,开设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营养与疾病等微观生物学理论课;范纯新、刘志伟等开设分子生物学技术综合实习,加强了学生的微观生物学技术训练。严继舟和王晓杰于2018年出版《健康与疾病的营养基因组学研究》。
③ 实习基地建设
水生生物系承担“生物类认知实习”、“水族生物调查”、“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生物科学综合实践”等实习任务。通过近十年努力,校内已经建成和在建多个实习平台,包括:“海洋动物系统分类与进化”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环境DNA技术与水生态健康评估工程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认知基地、分子生物学技术综合实习基地、海洋生物标本室。另外,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包括:浙江象山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科教基地、东方绿舟生物科学校企联合育人综合实训基地、海洋生物(青岛)教学实践基地、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实习基地大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④ 创新人才培养
通过“本硕一体化”的培养体系,本科学生积极进入老师的科研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通过开展创新项目,本系学生获得了大创、生命科学联赛和挑战杯等比赛的几十个奖项,其中梁箫、杨金龙指导的项目获得“2022年全国生命科学联赛创新创业类特等奖”,范纯新指导的项目获得“2022年上海市生命科学联赛科学探究类特等奖”。除了参加比赛外,学生的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或者参与者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如《Cell Death & Disease》、《Small》、《Biofouling》等发表文章近百篇,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多项。另外,近年来生物学专业学生考研升学率稳步提高,每年都有学生进入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
(二)研究生教育
生物学研究生教育紧紧围绕海洋与淡水生物学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在学术思想、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研究成果上具有鲜明的海洋与水产生命特色。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总体原则,紧跟现代生物学科发展趋势,迎合产业人才需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细分人才培养定位。
在课程建设方面,依托生物学科体系,分方向开设课程。2021年新增交叉学科基础前沿课、生态系统与保护生物学、核酸生物学、人工智能等4门课程,并修改7门课程名称。为了更好地将学科深厚的基础与研究方向深度融合,博士课程中学位课程不采用全必修的方式,学生可以针对研究领域重点学习 2-3 门主干课程,硕士课程与博士课程实现最大程度共享,以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认识和掌握,及时融入到科研环节。开设导师研讨课、学科研究进展课程,让全部导师参与课程教授;课程形式多样化,将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延伸,有利于促进学生科研视野和技术手段的结合。加强研究生前沿课程,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线上线下教学,将学科发展最前沿的成果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深化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国际交流能力以及“本研一体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学术讲座、讨论班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融入课堂,增设学位论文终稿原创性检查。
入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备案制”试行高校。依托中日韩“亚洲校园”、欧盟“Eramus”项目、中日韩海洋环境与能源领域的国际教育交流项目(JCK 项目)、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国际合作平台等项目推进全英语课程建设,完成8门课程的教案,实现留学生和国内生共享、共学,相互促进学术交流,提升文化传播的能力。2016-2021年期间,本系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19人,其中,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博士3人、硕士1人;学生(含留学生)在学期间参加本领域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的人次达92次。2020年8月获批教育部首批“国际组织人才创新实践基地”,着力国际高层次人才培养;我校与葡萄牙阿尔加夫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入选留基委2020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3. 科学研究
(一)主要研究方向及目标
围绕水生生物多样性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支撑水产绿色养殖高质量发展,响应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服务上海医药产业,通过多学科交叉进行协同创新,实现水生生物保护和创新利用领域若干关键技术和基础前沿领域的重大突破,取得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培养一支国内领先且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科研团队,为支撑水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方向1: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估与生态修复
将聚焦水生态健康评估技术研究、水域生态修复、水生生物eDNA等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力争建设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的学术高地,打造一个集科技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行业公共服务、科教科普、技术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孵化为一体的综合型团队,积极在国内外开展学术交流,获得较好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方向2:水生生物多样性评估与保护
监测长江口鱼类洄游通道水域的鱼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等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变化;开展上海水源地青草沙水库、陈行水库、金泽水库等水生动物种群数量动态管理科研工作;开展长江珍稀鱼类和江豚等保护生物学研究。
方向3:水生动物多样性产生的机制解析
开展水生动物胚后发育的研究,阐释多样性产生的发育调控机制,重点围绕摄食、避敌、繁殖等器官发育的调控机制研究,并通过类群间的多组学比较,多层次阐释多样性产生的进化驱动机制。
方向4:生物资源功能解析与合成利用
开展鱼类环境适应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开展鱼类功能基因、蛋白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开展鱼类种质资源(配子、胚胎)低温冷冻保存新技术研发;开展海洋贝类与环境互作的研究,主要开展贻贝变态调控机制及应用研究;研发改良海洋牧场底栖生境营造技术和贻贝筏式养殖模式,探索海洋贝类碳汇研究;开展生物被膜形成和大型海洋污损生物附着机制研究;开展海带繁殖发育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开展微藻油脂合成代谢及其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加大藻类在固碳、脂肪合成等方向的功能发掘。
(二)承担科研项目
2012年至2021年到校总经费5619.34万元,承担国家级项目5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项。主持的国家级项目类型以面上项目与青年基金项目为主,研究课题主要方向为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水生动物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水生生物生理学。
(三)获奖情况
2012年以来,获得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奖创新成就奖等代表性奖项10多项;国际专利及国内发明专利10多项。
4. 科技服务
生物学科在水生态治理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王丽卿教授依托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创建的“上海水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为上市辅导公司,主要从事地表水环境生态建设、治理、修复、保护等工作,为水环境生态治理贡献了重要力量,同时也为我校生物学科建设提供了实践载体,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在我校设立了“水生奖学金”。近几年来,陈立婧和龚小玲围绕鲢、鳙鱼放养,水生浮游生物监测,开展原水水库水体生态系统调控研究,在保障上海市城市用水安全方面取得突出的应用成效。
杨金龙实验室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葡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围绕厚壳贻贝种苗繁育、稚贝中间培育、生态养殖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通过突破生物被膜调控幼虫和稚贝定向附着技术、无附着基幼虫采苗技术、贻贝生态养殖等技术,并在浙江等地推广,使贻贝产业向标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较好地推动了贻贝养殖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有效服务“碳中和”国家战略。
鲍宝龙实验室揭示了鲆鲽鱼类眼睛移动和体色左右不对称建立的机制,提出了养殖鱼类体色产生异常的环境和遗传互作的机制,获得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筛选到重要养殖鲆鲽鱼类牙鲆和半滑舌鳎体色遗传的突变位点,并应用到鲆鲽鱼类育种和养殖实践,获得大北农农业科技创新奖。
张俊芳实验室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揭示了远端增强子调控c-MYB癌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首次揭示LncRNA在结直肠癌癌症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机制,首次发现癌基因ZFP90远端调控序列与结直肠癌发生有关,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结直肠癌癌症早期筛查和诊断治疗有重要价值。
李晨虹实验室开发的分子系统学新技术和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鱼类和其它生物的多样性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团队多次举办基因富集和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学习班,吸引了包括国内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复旦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前来学习。
5. 国际合作
通过学习交流,已和佛罗里达大学、康奈尔大学、德州理工、英国剑桥、挪威诺德大学、韩国釜庆大学等院校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撰写论文,和国内外专家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撰写人:鲍宝龙、孙诤、范纯新
2023.02